走进郭新虎的家,记者看到茶几和书桌上都放着开锁工具、开锁书籍和各类新旧锁芯,在阳台上还放着一堆换过的旧锁芯。
记者与他用笔和纸交流后得知,今年50岁的郭新虎出生于浮山县槐埝乡吕寨村,8岁时因为一场高烧便丧失了听力,言语能力也渐渐下降,父亲也曾带他去过不少地方看病,但都没有效果,从此,他便过上了无声的生活。
这突如其来的变故,给郭新虎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,由于听不见,他只能通过看口型或纸笔进行交流。在学校,同学们的嘲笑讥讽深深地伤了他的自尊。
1980年,已经15岁的郭新虎才来到临汾市聋哑学校,在这里没有歧视,没有嘲笑,郭新虎的心情也渐渐好了起来,而且也学会了用手语交流。毕业后,郭新虎到福利厂工作,一年后,因为效益不好,福利厂停产了。
后来,郭新虎又到广东一家摩托车公司打过工,到哈尔滨绥芬河倒腾外贸产品、在路边摆摊修自行车……为了生活,郭新虎换了不少工作。
直到2011年,郭新虎选择了开锁行业,在西安进行了三个月的开锁技术和锁具维修的学习。学完归来,郭新虎在市公安局办了备案证书,进行工商注册,46岁的他又重新走上了创业之路。
郭新虎是个好琢磨的人,琢磨来琢磨去,他成了行业内的“高手”,不仅会开简单的门锁、汽车锁,甚至连各类保险柜锁他也能开,还会改装锁芯。郭新虎的朋友告诉记者,电视里一些高手开保险锁是靠耳朵和听诊器来听锁芯的转动,而郭新虎是靠手感,几分钟就能搞定。
今年8月份,郭新虎参加了华北锁业高峰论坛暨山西省锁具行业大会,与同行们进行了技术交流,这让他的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。
由于与正常人交流存在困难,这也给郭新虎的事业增加了一定的难度。自己的朋友圈太小,刚开始他只能到各小区张贴开锁广告,接到客户电话时,他只能通过短信进行交流,无形中影响了他的事业发展。
“虽然我是聋哑人,但是我还有双手,我要证明,只要勤劳,能吃苦,就可以养活自己。”4年的坚持,郭新虎靠着自己的手艺闯出了一片新天地,他每天都骑着摩托车奔波在市区,为市民开锁解难,碰到家庭条件不太好的,他也会降低收费标准。
郭新虎提醒广大市民,寻求开锁公司帮助时,应该选择有资质证明的开锁人员,开锁人员在开锁时必须佩戴开锁服务工作证,并留下联系方式,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。
下一动态:兰州开锁公司谈中国锁文化